
陳皮的簡介
對于陳皮,這種南方很多地區都是家喻戶曉的一種食材,也是民間常用的藥材,它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并且一直以來都是名聲在外。
特別是在廣東地區,陳皮更是每家的廚房必備的。他們不光是常用它來烹飪,而且還經常用它煮水、泡茶喝。甚至在一些重要的節日,都會用到它。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陳皮就是曬干了的橘子皮。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雖然陳皮是橘子皮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橘子皮都能成為陳皮。
陳皮對原材料的選擇非常關鍵,一定要是特定地區的特定品種的橘子皮,它們經過處理、曬干之后,并且至少要陳放3年以上,才能被稱之為陳皮。
畢竟陳皮的關鍵就在于一個“陳”字,也就是年份越久的陳皮,就越有收藏價值。這也是為什么說“百年陳皮似黃金”。說不定在廣東地區,有些家庭的傳家寶,就極有可能是幾塊陳皮。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些不起眼的陳皮,如今像百年的陳皮早已經絕種了,可見它的稀有程度。
陳皮價格昂貴的原因
在市面上普通的陳皮,都要賣到數百元一斤。而如果是一些極品的陳皮,更是要賣到近萬元一公斤,并且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只因它們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古人說“一兩陳皮一兩斤,百年陳皮似黃金”,這并不是夸張,也是對陳皮稀有和珍貴的一種真實寫照。
有些人可能就有疑問了,小小一塊橘子皮,為何能和黃金相提并論,它真的如此值錢嗎?
其實陳皮的價格如此高,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炒作,只因它實在是太難得到了。
在我國陳皮根據產地不同,可以分為川陳皮和廣陳皮,并且品質也有所不同。其中來自廣東新會的陳皮就是廣陳皮的“天花板”,它選用的就是廣東江門的獨特的柑橘品種——茶枝柑,也稱新會大紅柑,這種柑橘具有皮薄油厚的特點,制作的陳皮香氣十足。
其實陳皮的價格如此昂貴,從它的制作方法就可以看得出來了。從廉價的橘子皮,到價值不菲的陳皮,加工制作和保存都是相當費時費力的。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多年的心血化成一堆垃圾。
首先是柑橘的采摘,必須要選用6年以上樹齡的果樹,而在采摘的時候,根據果期不同,制作的陳皮又可以分為“小青柑”、“二紅柑”和“大紅柑”。
小青柑就是柑橘還沒有成熟就采摘了,去掉果肉添上普洱茶,就是現在的網紅“小青柑茶”。而二紅柑則是在果皮剛變成黃綠色就采摘,這樣的柑橘成熟剛好,是制作陳皮的最佳原料。
大紅柑,則是在冬至前后所采摘的柑橘,這時候柑橘已經徹底熟透了,并且經過風吹雨打,樹上也所剩無幾了,用它制作的陳皮,價格是最貴的。
在采摘柑橘的時候,也是非常講究的,不僅要注重時令,還要掌握方法,有破損、品相不好的都會被淘汰掉。
其次是切陳皮。這是非??简灥豆さ?,一般都是“二刀法”和“三刀法”,其中前者更快,而后者慢卻品相更好。但無論哪一種方法,在切橘子的時候,都不能劃傷果肉,不然這樣的品種很低,相當直接廢棄了。
也因為制作方法的嚴格要求,目前還無法用機器替代,只能是純手工。
第三步是晾曬。切好之后的,就要及時晾曬,一般是先底部朝上曬6-7個小時,然后再反過來晾曬,直到自然干燥。
但是在陳皮的產地新化等地區,卻是潮濕多雨的季節,一旦被淋雨了,這些陳皮也就意味著報廢了。
最后是陳化。晾曬干的陳皮,還要用繩子串起來,懸掛在灶臺上用煙熏,經過多日的煙熏之后,直到橘皮發黑,煥發光澤,然后就可以裝袋陳放了。至少要陳放3年以上才能算是陳皮。
就算是陳放的陳皮,也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還需要定期的呵護。比如每年都要拿出來晾曬三四次,如此反復一年又一年,三年以后才會當做陳皮上市。
可是陳皮保存起來卻并不容易,很容易受到風化、霉菌和蟲蛀等,而在廣東省本來就天氣濕熱為主,這更是給陳皮保存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因此年數越久遠的陳皮,保存起來就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稍有不少,一旦長有霉斑,那也就成為了不值錢的“橘皮”。
結束語
從小小一塊橘子皮,經歷過歲月的沉淀,它的價值也在不斷地遞增,只有運氣好的極少數,才能有幸成為金貴之身。
現在明白了吧,陳皮的價格昂貴,就在于它的制作和保存非常不容易。當然了它自身的價值也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