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古城保定,一提起位于西大街這家百年以上的保定“稻香村”糕點老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了。本文我就說說,六十多年前我與這個百年老店所發生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吧。
那是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中期,我剛從外地回到老家保定,記得第一次去“稻香村”這個店里買糕點,進了這老店鋪,一進店就有一種不俗的感覺。
我從那三間寬的門店中間的正門拾級而上,掀起門簾進店后,店內全貌一目了然。只見北東西三面,靠墻是高高的貨架,貨架向前不遠分別是那種木制的,柜臺面和柜前的上半部分是各自鑲有厚玻璃的透明柜臺,東北兩面的貨架上,和各自的柜臺里陳列著各種應時的糕點和久賣不衰的各類糕點食品,諸如蛋糕八件、江米條、油炸的馓子還有開口笑呀、芝麻餅呀,小孩和老人最喜歡的糕干粉呀等等糕點食品真是應有盡有的了。?西邊的貨架和柜臺里陳設著這個門店最具特色的南方風味的食品,諸如什錦南糖,其中就有我最喜歡吃的牛皮軟糖和那種用不知什么湯汁煮成的咸甜適口,味道誘人的煮黃豆,它軟硬適中,吃到嘴里是滿口留香的。?除此外還有各種廣式香腸,各種雞鴨魚肉制作的熟食,還有聞名天下的金華火腿、蜜餞果脯以及各種類型的罐頭,真是品類繁多,琳瑯滿目的了。
在店里我看到這店員包點心可是一門學問和精練的手藝呢,顧客在指出要買的糕點后,店員就會用店內那桿有特色的帶有黃銅枰盤的木桿秤,事先在枰盤上墊上一張黃色的包裝用紙,再把糕點輕輕拿來碼放好,這是防止糕點與秤盤接觸,從而更顯得干凈,再者在稱重時掉下的點心渣在包裝點心時,也不忘用這黃紙一兜,倒在包裝紙里擺好的糕點旁邊,讓你感到準斤準兩、沒虧空的給你買的糕點放在了一起了,一般你要的斤兩,在他手里幾乎相差無幾,這也減少了稱重時來回拿糕點過多的掉下點心渣子,再說包裝點心也是一門手藝,先把合適的黃色包裝紙在柜臺上鋪好,油質比較多的點心還要在點心下面先加墊一張吸油又干凈的草紙,然后把稱好的點心細心地碼放好,再將紙從四角向上卷起,包成下面是長方形,向上收攏后成了一個長金字塔形的包裝,最后把印有商品信息的紅底黑字的長方形標簽紙壓在點心包的上方,然后伸手從柜臺上方那個紙繩框里拽下紙繩,方正地把這包裝挷扎好,接著很省勁地拽斷紙繩,包裝完了的點心包讓你看了心里那么舒服氣派。當然,不管你買多少斤的點心,只要你吩咐,他都會隨你心意分門別類地各個包好后,再分別捆成讓你能很方便手提著拿走的大小包裝的。

我對稻香村有深厚的感情,曾因我去這店廠里幫過工。
那是在1958年舊歷正月剛過了春節,我有幸在保定“稻香村”的工廠里打了半個多月的臨時工,在此期間除了干活還捎帶地學到了不少制作糕點的知識,這也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更增長了見識。那時的保定“稻香村”的工廠里,剛上馬了一個制作奶粉的生產項目,恰逢春節期間奶源豐富,需要及時制成奶粉,于是我和另一個姓蘆的男孩,經“南市區政府勞動介紹所”介紹后,拿著開好的介紹信來到這個東店西廠的單位。那時的“稻香村”就是現在的西大街舊址,在門店的西邊進了大門往北和向西就是它的工廠了,它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東邊是保定“稻香村”門店的西墻,北邊是一道山墻,只有西邊一排有院子和很多房間。在大院里靠東邊往北放著不少大鐵桶,后來才知道那是裝飴糖(保定人叫糖?。┖褪秤糜偷戎谱鞲恻c的原料。那時的廠房,靠南邊大門口里邊往西的幾間西房,是制作南方風味諸如什錦南糖、香腸及各種肉制品的地方。再往北有一個門口向東的大四合院,這里是制作各種糕點、糖果及新上項目制做奶粉的地方,進了這院門后,里面是個四方天井,東房是制作高級糖果的車間,西方是倉庫,存放著食糖、面粉、花生仁、芝麻之類的原料,北房是個五開間的大房子,上了臺階,進門后里面靠西是個三間打通的、很敞亮的大屋子,靠東還有兩間是烤制面包和制作各式蛋糕的地方,西邊大屋的木條案上放著工具和各式糕點模子,有幾個烤爐正燒著煤火,進門靠西的這兩個大條案很醒目,東邊是制作八件和點心用的,西邊是做江米條、麻花的案子,面案靠北邊是一個燒煤的大炸鍋,用來油炸江米條等食品。我們兩個臨時工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會被派到北屋去打下手,如掃地、整理衛生、往外運爐灰等雜活兒。從中也看到學到一些制作點心的方法,長了不少見識。再說南屋吧,一進門屋里偏南砌有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約有半米高的煤火爐,爐子上是一個長方形的鐵制水槽,水槽里可放進水,并在這鐵水槽里安放著一個長方形的白鐵制做的奶槽。?在這爐子的西邊有一個大木案子,是用來搓壓烘干好的奶片和篩出奶粉的地方,靠西有一個烘干奶片的烘干室。奶粉制作的全過程是這樣的,先將水槽的水燒火升溫,再向白鐵奶槽里放入適量的鮮奶,通過隔水加熱,既能使鮮奶中的水分蒸發,使鮮奶逐漸濃縮,又不致因溫度過高而熬糊鮮奶或破壞到鮮奶的營養成分,因為隔水加溫后奶槽中的鮮奶不會超過攝氏100度的,鮮奶蒸發濃縮這個過程中要有師傅用木鏟不停攪拌。到后期鮮奶逐漸變得粘稠起來,此時要撤去煤火使溫度不再升高,到最后鮮奶成了小塊狀了,師傅把它盛放在白鐵的長方形淺盤中,用鐵鏟壓成不到1cm的薄片,然后放入烘干室烘干讓其最后剩下的水分徹底蒸發完,再把它們拿出晾涼后放在木案上用特制的雙柄鐵鏟(底部有斜紋,便于搓壓奶片)來反復搓壓奶片成粉狀,再用細羅篩出奶粉,剩下的渣子,下次熬奶時再參與下一批鮮奶的熬制。我倆的工作就是搓壓奶片和篩出奶粉,我還記得那兩位師傅,男的姓江,30歲左右,女的姓裴,據說是從市稅務局下來勞動的干部,不過我們還沒走,她就回原單位了。
我們除了搓篩奶粉,還要在江師傅的指導下,把鮮奶用人工脫脂機脫脂后制成奶油又稱黃油,脫脂要用人力不停地搖動,利用離心力來把奶油和牛奶分離,制成的奶油拿到東屋去制作黃油球之類的高級糖果,剩下的就是脫脂奶了,同樣用來制作脫脂奶粉的。為了趕任務,把春節前后的鮮奶加工成奶粉,我們倆人還上過幾天夜班。那時干臨時工可也是滿負荷工作的,除了中間吃飯,我們還要抽空運煤扒爐灰,然后運到南屋西邊與西屋南邊的一個向西的小門外去篩撿煤核,這個小門出去后往西是個小胡同,出口在秀水胡同。
轉眼過去60多年了,我在保定“稻香村”工廠里打工的這半個多月的經歷至今還歷歷在目,以致每次去這店里買點心時舊夢重溫,還會有那么一種親切感。

?